Pls 【LIKE】us on Facebook

炒牌鬧劇

前些時候,有一位古董業朋友突然帶著疑惑給我發了一則信息,“新牌也有這種價錢嗎?”這則疑問主要來自他的朋友圈裡,有某位仁兄發布了一則剛剛發生的新聞,“派更雅坤平開價250,000泰銖”。搞到连泰国国外的报纸,都开始报道这件事,哄哄烈烈。我的感想是,又如何呢?這幾天,他有發了一則信息問我,“派更雅”出Gxxx驗證卡?你們泰國佛牌新的也需要驗嗎?
今天你和師傅請了一枚佛牌,師傅的牌從廟裡出來,你要開100萬也行,只是也許你沒有錢出版一本書介紹這枚佛牌,也沒有錢請記者來給你做一個訪問上電視,也沒有錢在高速公路做一個告示牌推廣你的佛牌,也沒有幾個人認識你,所以基本上就沒有人理你,而且你做了經濟效益也不大,因為你只有一枚。但是反觀某一位政治家、軍官警長、皇親國戚、商界領袖、佛牌機構,如果壟斷同一批佛牌某個模,做了同樣以上步驟,也許他就成功以100萬成交手上的數枚佛牌。於此同時,你非常高興,告訴人家你擁有100萬佛牌在手,可是你就算開10萬身邊也沒有請得起的人。這時,你就想到不如去找個機構為你出個證書吧,可惜還要看看那個機構願不願和你分享百萬佛牌收入,其中細節我也不便言明。我們只要想想,為何BE2557的佛牌可以,可是明明是廟方史料記錄存在的龍婆添坤平BE2515卻又有大型佛牌機構開記者會不承認,這種畸形的現象,大概就會明白這只是他們的遊戲。
現在許多人恭請佛牌,會在意的是“會增值”、“市價多少”,對於佛牌還會要求“保證卡”、“如假包換”、“包來回”,請佛牌變成好像買股票、買黃金、買鑽石、買勞力士。說真的,如果持有此等心態的佛牌玩家,不如直接用這個錢買股票、黃金、勞力士更加好,因為這些是國際性接收的融資和投資工具,有一個國際標準價,而佛牌是沒有的,佛牌只有結緣價,而沒有所謂的市價。今天一個收藏家或者是機構,將某一枚佛牌的價格推高至1000萬,也不代表你手上的佛牌“增值”了,在泰國裡面擁有名師古牌的大有人在,可是能夠以天價成交的又有幾人。
一個真正的好師傅,佛牌絕對是不分貧富結緣,那麼窮人富人都會得到,某位佛牌公會長開價1000萬,不代表某一個擁有相同佛牌的農民也能夠1000萬成交。很多很可愛的善信就會說,那麼叫那位農民去轉讓給公會長呀,10萬也是賺到了。我的想法,就是請大家一起跳脫佛牌兩個字,以純數學角度分析,比如以崇迪多為例,單單瓦拉康2411、瓦給查優2404 、瓦榜坤蓬2413個別製作了84,000枚,法會過後一般是半數免費派送,半數入塔。假如某一機構非常厲害,將三間廟半數超過120,000的出塔牌吞完,市場仍然有超過120,000枚崇迪多(不包括三間主廟其他年份及其他廟)。
那麼泰國是有超過半數以上的人民是務農和勞力活兒的,假設120,000枚佛牌中的10%的佛牌擁有者,是屬於這類赤貧生活水平,聽說某公會以1000萬泰銖交易著崇迪多佛牌,他們也會想到不如拿去那邊交易,就算得回10%也有100萬,能夠回鄉買地建樓了。12,000枚佛牌主人陸續來到佛牌大廈門口,請求這家機構以10%市價吞下這些佛牌就是100萬泰銖一枚,总数就是12,000,000,000泰銖(120億泰銖),那麼這家機構是吞好呢?還是不吞好? 如果吞了一粒,鄉民就傳開了整村人拿著佛牌在大廈前排隊,如果你是會長你要怎麼辦?
只是时过变迁,从前人们将"百年难得一见"的稀有古佛开个百万千万,现在人们也将中个头奖的佛牌开个百万而已,只是我在想,一批佛牌制作个几万枚,当中的佩戴者买彩票也买了几万张,中个字也要和佛牌拉关系,是否过了呢?佛教原本都不主张赌博吧?
以什麼價格去轉讓你手上的佛牌,或者以什麼價錢請進自己喜歡的佛牌,完全是佛牌擁有者與結緣者的一個達成的共識,請進一枚佛牌最主要是希望高僧的祝福可以扶持我們在生活順利,保佑我們出入平安,提醒我們自己必須行善積德,至於“市價”、“增值”之類的事,要不要去“信仰”這就是個人的決定了。

所以,我們這邊揭開了一個事實,那就是老牌未必貴,新牌未必便宜。前幾天打開臉書進去某個群組走走,不經意看到一些人,一枚出廟不到十年的佛牌,也可以搞到他們“所謂的市價”3000馬幣。 現在新牌動不動就是特別版、理事模,今天剛剛看到新的“完美版”,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商業頭腦。 其實,他們也沒有錯的,阿讚多等名師一做就做84000枚,他們才做19枚、39枚,他們應該要出貴一點的,因為他們的牌“百年難得一見”。
太好賺,你也想學? 我教你啊,找一個實力不錯的師傅,砸一些錢助某個師傅建廟,然後走進寺廟管理內部,建議師傅出牌籌款。然後,你出錢開模,找一些舍利子、聖僧骨灰、師傅的擯榔渣什麼的,製作的時候你就設計目錄,一種模做四種版本,什麼完美模、超級模、大神模、普通模。完美版下全料做9粒,超級模做19粒,大神模做29粒,出廟前自己和另外兩個夥伴預購到完。 正式開始恭請時,普通善信發現沒有了,就趕快跟著搶,廟裡剩下的三個月後起價。你就拿出牌進行喊標,A君標來B君的一粒完美版3000馬幣成交,B君標了A君的超級模2粒一粒成交1500馬幣。然後,牌的“市價”就起來了!過後,你就扮的很仁慈的樣子,用2500馬幣一枚完美模和1200馬幣超級模轉讓給顧客。多麼好賺啊!還不學下人家? 而且,這些人還擁有精鋼不壞之身,只要有人敢站出來批評。他們由於進入內部,就會以師傅為盾、以廟為劍,把批評他們做法的人,抹殺為針對寺廟,變成罪人。
一枚牌,牌齡不超過10年,基本稱為“新牌” 一枚,牌齡介於10-30年左右,大多數稱為“中老舊牌” ,牌齡如果超過30年以上至百年,都可以歸類“老牌”,過百年則是“古牌”,以古董為準的話,一般100年以上的市價都會比100年以下儘管70-80年,價位都會差一個等級。 為什麼現在的新牌也被炒高至古董老牌的價格? 的確,如今的新牌恭請價位看了不禁令人汗顏。 老牌、古佛價格是因為時間侵蝕而開始因為缺損而消逝、收藏而減低了流通,而且因為其獨有的故事背景,加上該名師已經不在,流通數量只會減少不會增加,擁有的人一般不會低於比自己請進價讓出,因此轉手間價格就開始增加。同時,跟著價值的增加,仿製品開始產生,因此就需要鑒定師去鑒定佛牌的模板、表層變化、製作用料等,甚至通過一些科學驗證如掃描、碳14等,而產生了鑒定費用,而我實在不明白的是,BE255X的牌有廟印、有編號,表層也沒有什麼變化,機器壓模就算10萬粒也不會有差別,也不通過科學鑒定,他們出驗證卡驗的是什麼?
現在新牌,出了一個模板,炒紅了之後,眼看這模板能吸引人,再繼續壓模開多個限量39枚出來,然後一而再再而三的再壓模、再開模、再壓模、再開模......如此循環。 每一次開模督造的佛牌都必須比上一批標價更高,才對得起“更好的模板”。幾輪的循環,新牌的價格也被炒至天價。 本人也是從新牌開始接觸泰國佛牌文化,也熱愛近代某些廟宇或師傅的佛寶。 但看到一些真正有修為,有善心的師傅,被某些想通過佛牌賺大錢的人藉以達到他們的目的,實屬心疼。 如果,我是說如果,新牌繼續走入這條路,繼續如此循環,那佛牌還會有怎麼樣的未來呢?佛牌原本就是寺廟與大眾結緣的一種信物,可是變成老闆牌就專保老闆,那麼是不是失去了佛牌原本的意義呢?其實,他們怎麼搞,真的與版主無關,因為本站已經鮮少交易商業化新牌。如果你真的很喜歡這位師傅,又願意出這筆錢,那麼也許請了開心也是值得,畢竟師傅的祝福無價。就像之前,有位顧客用1800馬幣請了一個藏傳五寶銅佛牌,我說太貴,他的回答是有人請3000馬幣,我也只能無言。畢竟,佛牌沒有市價,只有結緣價,就像我交易老牌也常常被抨擊價錢太便宜。只是,我心痛的是“價值”。版主的夥伴曾經訪問龍婆馬哈蘇拉薩,他的銀的塔古會不會比較好,因為比較貴。師傅的回答是,不管銅、銀甚至金,他的祝福都是一樣的,可惜的是現在很多師傅的祝福被幕後的人限制了。如果你要的是這位高僧的祝福和法力,沒有必要一定花這麼多去請。如果你要的是增值,那麼你不如買黃金股票變現更加容易,因為某些高價新牌只在某些圈子裡面認同而不是大部分人認同,當你真的要變現並非如你想象,只會有價無市!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